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二十一章 玉米地裏發毒誓

關燈
王大肚笑笑,在人們的歡笑和註目中,挺著個大肚子走出隊部,腳步依然很穩。

不過,他並沒有拿到朱能吃的兩斤白幹酒。因為朱能吃住院了,並從此一病不起,家人對他們的打賭頗有微詞!

王大肚和朱能吃是坐在庭院裏的蔭涼裏比賽的。庭院的蔭涼裏站滿了吃飽飯的人們。

見二人吃的津津有味,受條件反射,也都拿著饅頭往嘴裏塞。實在塞不下去了,就把手裏的剩饅頭一扔。比賽結束後,飯廳裏、庭院裏,到處都是扔的一口一塊的饅頭。

待人們走的差不多的時候,王曉華-梅把一口一塊的饅頭拾起來,大些的掰小,擺到窗臺上晾曬起來。

“你曬這個幹什麽?”收拾碗筷的成伯母問。

“吃!”王曉華-梅簡單地回道。

成伯母:“咳,好的還吃不完哩,吃這個幹什麽?我收了餵豬去了啊!”

“就不!”王曉華-梅裝傻充楞,站在窗臺底下伸開兩條小胳膊擋著。其實一點兒作用也不起,人們照樣可以收上面的碎饅頭。她這樣做,無非想向人們表示:這是我的,你們誰也不能收。

“這孩子,叫隊長看見了又要說了,餵了豬,大家都心凈。”成伯母說著,就要強行往泔水桶裏收。

“就不嘛,就不嘛!哇……”王曉華-梅大哭起來。她人兒小,又頂著“傻子”的臭名,哭是唯一的武器。

“你們快看呀,傻梅把饅頭全曬在窗臺上了。”聽到哭聲的人來瘋龐大巧過來一看,立時炸炸哄哄地嚷起來。

人們都圍了過來,同時過來的,還有隊長王貴蘭。

“是她放上去的?”隊長問。

“除了她,還能有誰!”乜寡婦幸災樂禍地回答。

隊長皺皺眉頭:“沒想到扔這麽多,真是浪費。”

“她把大夥兒扔掉的都拾起來,當泥球曬這裏了。我要收走,她還不讓,這不,哭起來了。”成伯母為自己辯解。

隊長:“什麽泥球?”

“是這樣的,”普奶奶說:“上午她從外面捧來一坨坑泥,團成泥球放板凳上了。給她往下一拿就哭。我怕吃飯的人們來了沒處坐,就教她放到窗臺上。

“這不,她人兒小夠不到,下面的磚還是我們幾個給她排上的呢!沒想到一教就會,反倒把剩饅頭當泥球放這裏了。”

“白乎乎地多難看,給她收了餵豬去。”乜寡婦不無鄙夷地說著,上去又要往泔水桶裏劃拉。

王曉華-梅又“哇哇”大哭起來。

“其實,幹了以後一樣餵豬。好賴都在這個院子裏,她又沒處放去,總歸還是隊上的。”普奶奶當起了和事佬。

“也是的,好容易興心幹點兒活哩,別打擊她的積極性!”

“幹點兒活兒,也算隊上沒白養活她。”

圍觀的人們七嘴八舌議論起來。

“不要收了!”隊長卻沈著臉說:“就在這裏曬著,誰也不要動!”

晾曬扔掉的饅頭成了幹活,這讓王曉華-梅受到很大鼓舞。忙到自己住的耳屋裏拽過一個席簍子,把裏面的破棉絮掏出來,拿到庭院太陽底下曬曬幹,消消毒,準備晚上收饅頭塊兒。

現在太陽很毒,一下午準能曬幹。

王曉華-梅忙完自己的,沒等人們收拾完畢,鎖上耳屋門(由於耳屋裏還放著隊上的東西,隊上給了她一把鑰匙,叫她出去就鎖門),一個人悄悄走出隊部,來到南坑塘邊背人處,閃身進了空間通道。

她之所以這樣做,是想給人們造成一個不在屋裏的陣勢。她一個“傻子”,上哪裏去沒人在意,反倒閂著門容易讓人引起懷疑:屋裏沒有人,門是怎樣閂上的呢!

王曉華-梅來到村南十一隊的玉米地裏,閃出空間通道,沖正南方磕了三個頭,然後右手握拳舉過肩,發誓道:

“老天在上,眾神靈聽真:我王曉華重生到一個傻妞身上,身無分文。現借生產隊上的嫩玉米賣些錢,為自己和家人做些事情。日後一定要加倍甚至n倍償還。如做不到,這世不得好死!”

王曉華-梅之所以發下如此毒誓,是因為她是在“偷”——在沒有一個人知曉的情況下偷拿的。而且還是在空間通道的掩護下進行,這無疑也玷汙了空間通道的清白。

但如果說成“借”,並聲明以後要加倍甚至n倍償還,性質就不同了。為了鞭策自己,也為了給神明一個許諾,發重誓是最好的辦法。

幾世重生的她,很是相信神明的存在,要不然,自己幾次重生就解釋不清楚了。

她也相信“舉頭三尺有神明”這句話,人們無論做什麽,神明都在看著哩。

她更深信神明是公正的,不偏袒誰,也不陷害誰。該給誰多少就給誰多少,一絲不茍,錯了還會補償給你。就像自己被誤抓失去生命一樣,沒有用完的陽壽就想方設法給你補會來。

但如果你多拿了別人的東西,神明也會看在眼裏,用各種懲罰來教訓你。

鑒於此,她要借隊上的嫩玉米去前世賣錢,由於不能對隊上講明,就必須對神明說清,讓神明明白自己的用意,自己再發重誓作保證,就順理成章了!

王曉華-梅發完誓,在地的中間位置掰了幾十穗嫩玉米,在空間的籠罩下,向縣城走去。她兩條小短腿來回走六十裏路,不提前行動恐怕回來後趕不上晚飯。

直到這時,她才意識到交通工具的重要。就是有輛自行車,她也不會在大晌午動身。

對,有了錢,一定要淘換一輛舊自行車,解決交通問題!

王曉華-梅一路走一路想,用了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,來到了烏由縣城。

為了斜向走路近,她是在現實中走的,看到的縣城很是破舊,街道很窄,門店也寥寥無幾,比她去世的八0年可荒涼多了。

當她走到後門打開門一看,立時傻了眼:展現在眼前的是寬廣平展的六車道柏油路,兩道一米多寬的綠化帶把車道與人行道分割開來。車道中各種小轎車川流不息,四米多寬的人行路上行人如織。

道路的兩側都是三層以上的高樓,第一層大多是門市,每個門前都有人來人往。人們的穿戴各式各樣,都不是她這個八十年代的人叫得上名字來的。

卻不見一個擺地攤兒滴!

那自己的嫩玉米又去哪裏賣去呢?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